老年人骨质疏松后,加之肌肉的力量下降,大脑反应能力减弱,视力下降,骨折的发生率不断的上升。其骨折发生的部位多集中在皮质骨与松质骨交界处,或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。好发部位如下:
(1)骨远端骨折:桡骨远端为皮质骨与松质骨交界处,为力学的薄弱处,骨质疏松后更容易受到损伤,发生原因多为摔倒地手着地造成。
(2)肱骨外科颈骨折:肱骨外科颈位于肩部,也是皮质骨与松质骨交界处,为力学的薄弱处。摔倒后手着地或肩着地,造成骨折。
(3)椎体压缩性骨折:椎体为松质骨,骨质疏松后,使椎体抗压缩能力大大下降,在较小垂直压缩力作用下,如摔倒坐于地上或无外力时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。
(4)股骨颈骨折,股骨粗隆间骨折;次两处为股骨上端的松质骨和皮质骨交界处。发生两处骨折外力是摔倒后臀部着地,或是下肢旋转,造成骨折。
(5)踝关节的骨折:踝关节是负重的关节。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后,踝关节强度下降,踝关节扭转即可发生骨折。

图一—16骨质疏松骨折常见部位
|